夏固如此,冬亦皆然,主潦倒一生,此又相法之可通于医者。[2]欲原本作"后",据文义改。
若系内阳不足,则寒从内生,必有喜揉按、热熨之情,法宜温里,如附子理中加丁香、砂仁之类。此皆后人不识阴阳盈虚之妙,故有如此之说也。
夫食入而出,亦非可下之候,其所以可下者,疬以吐则为逆,非寒即火。因阳阴火旺而致者,由胃中有火,热蒸于外,大汗如雨。
初现点,以升解发透、出透为主,升麻葛根汤是也。此由邪热隔中,阻其交通之气机也。
若既吐已,而见周身大热,并无三阳表证足征。切不可妄用温固收纳,收纳为关门捉贼,延祸匪轻。
立极在中,《易》曰:黄中通理。因阳虚者,由下焦火衰,不能化下焦之阴,阴主静而不动,真气不能施其运行之力,故大便不利。